在金融领域,大牌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品牌力量不容小觑,同时,那些掌握话语权的关键人物更是成为市场的焦点。因此,企业的高层人事变动往往能引发高净值客户的深切关注。最近,有关葛兰卸任的消息在金融圈内激起了不小的波澜。然而,经过深入了解,我们发现这一传闻实际上源于对诺安基金和中欧基金两份公告的误解。事实上,葛兰并未离职,而只是卸任!
实际情况是,葛兰只是不再担任其旗下规模相对较小的两只基金(中欧研究精选和中欧阿尔法)的基金经理,而她依然负责管理规模和知名度更大的另外三只基金(中欧医疗健康、中欧医疗创新、中欧明睿新起点)。从某种角度来看,这次变动更像是一次常规的人事调整,而非外界所解读的那样重大。这一点在中欧基金发布的官方公告中有所体现:通常,当基金经理因个人原因离职时,卸任理由会明确标注为“个人原因”,如诺安基金的蔡经理离职时所公告的。然而,在此次葛兰的卸任公告中,所使用的离任原因是“公司安排”或“业务发展需要”等表述,这暗示了此次变动更多是基于公司内部的调整和规划。
我详细阅读了中欧基金发布的公告,从其中的措辞可以明确看出,葛兰此次的变动仅仅是卸任部分基金的基金经理,而并非离开公司。为了消除投资者的疑虑,公告还特意指出:“葛兰将继续担任公司投资总监,为投研团队提供持续的支持和指导。”这种“卸任”并不等同于离职,而是对工作职责的一次调整。
事实上,近年来像葛兰这样主动减少管理基金数量的案例并不罕见,尤其是对于那些管理规模超过百亿的基金经理来说,他们可能意识到,过大的管理规模会对投资策略的执行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他们开始精简管理的基金数量,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少数几只重点产品中,从追求数量转变为追求质量。这种转变不仅有助于提升基金经理的工作效率和业绩,也对整个公募基金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然后就是关于医疗医药这个行业的看法,就整个9月份表现来看,医疗医药的涨幅还是不错的,一方面是医药反腐政策落地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减肥药等创新品种的推出,这使得很多医疗主题基金都表现突出,这一点我们在节前的文章也有说到,估值在这两年较大调整后,整个板块仍处于估值、机构持仓历史底部水平,而短期技术面上看,目前医疗ETF和医药ETF均已经突破60日均线,趋势反转也许不远了。
所以,还是那句话,被医疗套牢的小伙伴,暂时可以多多期待下,至少目前是看到曙光了。
昨晚睡前瞄了一眼美股,那会还是下跌1%的,结果今早起来一看,红了!说实话,自从美股上13000以后我就很少晚上盯它盘中走势,原因是我认为它今年大级别的上涨阶段已经在上半年完成,下半年在没有强力的政策刺激下大概率是摸鱼划水阶段,按照目前市场主流对美联储加息将息周期预测,2024下半年进入降息周期,而通常资本市场会提前反应,因此下一轮美股的大级别做多阶段,可能会出现在明年的3~4月。
至于A股这边,今天它暂时又被排挤划分到了非洲市场,原因是亚太股市和美洲股市一片普涨并不想带它玩,一直盯盘的小伙伴应该注意到了,昨天的A股是有机会翻红的,下午2点左右创业板就已经红了,正当情绪开始好转的时候,坏消息来了:港股恢复交易,外资开始上班,然后这北向资金就跟恶狗出笼一般,一小时猛砸了70多亿。
吐槽归吐槽,A股近期就自身而言还是有不少好的信号,首先是成交量慢慢上来了,7500-8000亿的水平,其次是有了华为这条主线,或许它能跟今年一季度的AI一样先把场子热起来。
而外资的动向,应该是目前悬在A股头顶上最难受的一把剑,图中上半部分指数走势,几乎和下面北向资金走势一模一样,也就是说,是跌是涨全由外资控制。
关于葛兰“离职”的传闻,虽然最终证实为误解,但此事件所引发的广泛关注却值得深思。在金融投资领域,公众对于行业重要人物的举止动态持有极高的兴趣与好奇心。葛兰作为金融界的知名人士,其一举一动自然备受瞩目。而此次事件也再次提醒我们,在信息传播如此迅速的时代,准确判断消息的真伪至关重要。对于投资者而言,更应保持冷静的头脑,理性分析各类消息,以避免因误判而导致的投资决策失误。
24-04-15
24-04-09
24-04-09
24-04-03
24-04-02
24-04-02
24-04-01
24-04-01
24-03-28
24-03-28
每日投票数据[05:30]自动清零
版权所有 @2010-2012 财富投资网(银投网) 沪ICP备15014470号-14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