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晚,致远互联发布2024年三季度业绩报告:实现营业收入21473.58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4097.96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4210.23万元,同比三季度亏损收窄。
目前,公司较大研发投入期已经结束,开始全面从“研发攻坚”转入“市场攻坚”的新阶段。研发费用投入5030.82万元,同比增速下降18.06%;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3.43%,同比减少3.68%。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进行业务变革、发力央国企信创市场,合同负债较同期增长26.7%。此外,公司增强内部管理、推行降本增效专项,运营效率提升明显。其中,三季度同比来看,销售费用降低10.7%、管理费用降低18.2%。
同时,公司围绕发展战略,开展一系列积极经营举措。
客户分层价值经营,AI-COP平台及全价值链新品发布
公司坚持客户化经营、行业化深耕、平台化发展,从单一产品到产品、平台、解决方案,从自主开发到携手客户、伙伴共融共创,满足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组织更深入的数智化需求。
公司坚持客户分层经营和价值经营策略,发布统一的AI-COP数智运营新基座,以及面向大型、特大型组织的Al-COP | A9 领航版、面向中大型组织的Al-COP | A8 远航版、面向中小型组织的Al-COP | A6启航版、面向大中型政务组织的Al-COP | G9一体化智能政务平台、AI原生应用-iForm™表单智能体。持续提升平台能力及应用价值。
紧抓信创机遇,发布“新质计划”
据政策显示,国资委于2022年9月28日发布了央企国企信创市场79号文,明确提出2027年前100%完成全面替换(OA、门户、邮箱、纪检、党建、档案、经营管理),应替就替(战略决策、ERP、风控管理、CRM经营管理系统),能替就替(生产制造、研发系统)。经过信创三年大发展,信创产业正式迈入应用深化落地阶段,进入“真替真用”阶段。
国央企OA办公系统信创全面替代节奏确定,政企办公需求正迎来新一轮增长,有望带动行业信创OA需求增长。
此外,企业的自主创新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软件国产化替代,而是需要以全新的思路和应用,将数智化与信创化进行深度融合,对企业的经营理念、战略、组织、运营等全方位进行重塑与变革,形成中国企业独特的价值替代,以此助推央国企的稳健发展。
报告期内,致远互联紧抓“信创+AI”政策的产业机会,以“一体化平台+精品化产品+个性化解决方案”为抓手,聚焦国央企和中大型客户,聚焦细分景气度高的行业市场,正式推出面向政务信创、央国企信创、行业信创的“新质计划”,通过专属产品、体系服务、生态共进三大举措,指明客户、指明行业、指明解决方案,加速央国企技术换代、信创升级、管理升维。
在企业市场,公司突破头部企业树立标杆效应,同时通过行业复制和领域产品,规模化拓展市场。目前,致远互联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海集团、中海石油气电集团、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大型央国企集团客户提供覆盖信创改造、综合办公、集团管控、流程贯通、行业化定制以及新技术场景应用服务。
深入布局国产化,打造优质鸿蒙应用
报告期内,致远互联鸿蒙原生版“移动办公M3”作为通用办公应用首批鸿蒙代表正式发布。作为服务于多家政府机构及大型央国企的企业办公应用,致远互联M3鸿蒙原生版基于HarmonyOS NEXT全场景、原生智能、原生安全等独特优势,全面覆盖移动办公场景,支持多角色、多业务场景的协同工作需求。通过为不同组织、角色和业务量身打造的信息门户,M3将实现跨设备、跨场景的一站式办公,为用户带来高效、便捷、智慧的协同交互体验,并为企业内部信息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AI应用深耕,B2B2C构建战略新路径
AI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为协同办公注入新的活力。在行业数据支持下,国内外大模型已在办公、教育、医疗、金融等领域落地应用。办公场景凭借着适配大语言模型能力强、覆盖用户数量多、用户付费率高等特点,成为了大模型率先落地的场景之一。
报告期内,致远互联坚持产品AI化、集成整合、投资孵化三大AI战略,在其主力产品线全面融入AI技术;并与百度达成战略合作,依托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核心能力,以及致远互联在协同运营管理领域的行业know-how,打造原生AI应用、原有应用AI化迭代升级、重点行业AI 解决方案、垂直领域大模型实践落地。
此外,协同办公是AI在B端的主要落地场景之一,致远互联AI原生应用-iForm表单智能体可实现B2B2C从服务企业到服务员工,到服务这个企业所服务的用户,为泛组织的社会化协同提供显著价值。
24-11-02
24-11-01
24-10-31
24-10-31
24-10-30
24-10-29
24-10-28
24-10-28
24-10-19
24-10-15
每日投票数据[05:30]自动清零
版权所有 @2010-2012 财富投资网(银投网) 沪ICP备15014470号-14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